(一)实施“英才班”计划,培养拔尖人才
将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应用化学人才为主要目标,开展“英才班”试点改革。探索卓越应用化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,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,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、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,为东北全面振兴和化学化工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(二)加强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
以信息化手段服务教学,建立分析化学MOOC课程、有机化学实验等虚拟课程,构建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。以“金课建设”为契机,创新课程建设路径和内容,辅以图书情报、集成化网络管理系统、数据库等电子资源,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。
(三)推动新工科建设,深化教学改革
以“新工科”建设为推动,完善学科体系,将本专业与信息、生物、物理、环境等学科交融,培养数字化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拔尖成才。进一步完善思政体系,加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、协同育人格局,将思政与专业融会贯通。
深入开展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,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,建立难以实现的有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化学工程等系列虚拟仿真项目,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。
(四)深入推进科研反哺教学,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。
稀散元素化学、新能源材料、有机发光材料化学为专业的特色方向,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项,以教授/博导最新成果丰富专业教学,吸收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,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。
本专业践行知行合一理念,依托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等辽沈企业和科研团队,构建了具有方向特色、企业导向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。企联合建立实践基地、实践教学共享平台、企联合拓展的“就业实习”实践实训共享平台,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。
(五)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
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,注重“全人教育”,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、思考、跨文化沟通能力,帮助学生锻炼直面苦难和勇于创新的精神。建立高水平、高质量的合作项目,满足学生对优质国际化教育的需求。
(六)强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
建立了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,遵循“督导检查-信息反馈-整改措施-制度建设-督导检查”的运行机制,建立了“三方评价-全程检查-效果分析(成果导向)-反馈提升”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模式。建立专业自我监控评价制度,健全认证体系。加强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保障制度。近三年,应用化学专业获得“中央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”经费420万,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专项经费60万,教学运行经费63万元、专业建设经费60万元,促进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。